烘云托月成语的解释是指通过渲染周围的气氛或描绘次要的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的手法,就像用云彩来烘托月亮一样,使月亮更加鲜明突出。该成语常用于文学、艺术等领域,形容一种通过对比、衬托来增强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1、烘云托月的拼音:
hōng yún tuō yuè
2、烘云托月的释义:
原指中国绘画中通过渲染云彩来突出月亮的手法,现多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或指通过周围的事物来衬托主要的事物,使其更加鲜明突出。
3、烘云托月的出处: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意指在描绘张生之前,先通过其他手法进行铺垫和衬托,以突出张生的形象。
4、烘云托月的例句: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通过描写配角们的性格和经历,更加鲜明地突出了主角的形象。
5、烘云托月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等方面,它强调了在艺术创作或文字表达中,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增强主题或主要人物的表现力。
6、烘云托月的示例:
在绘画中,画家常常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背景来衬托出月亮的皎洁明亮,使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7、烘云托月的近义词:
渲染烘托、烘云讬月(同“烘云托月”)、侧面烘托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法来突出或增强主要事物的表现力。
8、烘云托月的反义词:
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等,这些词语则强调直接、明确地表达主题或主要事物,没有通过其他手法进行衬托或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