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年少是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即富家子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生活优裕、养尊处优的年轻人,有时也带有贬义,暗指他们可能缺乏实际经验和历练,只知道享受而不了解生活的艰辛。
1、膏粱年少的拼音:
gāo liáng nián shào
2、膏粱年少的释义:
膏粱年少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出身富贵、生活奢侈、缺乏实际经验和历练的年轻人,膏粱指的是精美的食物,常用来比喻富贵人家的生活;年少则指的是年轻人。
3、膏粱年少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神远,馥采炜烨,贵乎时新,摛文必在纬圣,垂丽必在削秽,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矜严以莅饬,奇正以颖骇,此声调之环奇,必待神理之融液,然后展其藻丽之才,发其稽古之力,若神理融液,则思理自调;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铨别,宫商朱紫,随势各配,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宏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此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者也,虽复契会相参,节文互杂,譬五色之相宣,八音之繁会,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并有师旷之聪,郢人之巧,罔不斟酌乎六经,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闻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约,约而能润,庶可以赡文力,亦可以济文弱矣,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骸,流遁忘返,与文为病矣,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是以枚乘诣谏,而奏雅以悦情;东方朔之诙谐,而择言以明理;敬通雅好辞说,而偏长乎俳体:子云沈静寡言,而神理自得,是以世之作者,或诡势以追险,或匿理以征奇,或矜藻以衒才,或隽洁以明意,然则膏粱年少,贵游总角,辄能藻思,垂章藻翰。”但通常人们引用时,会简化并直接指出其形容富贵子弟的意味,而非特指刘勰文中的具体语境。
4、膏粱年少的例句:
那些膏粱年少,往往缺乏对生活的真正理解,只知道享受父辈留下的财富。
5、膏粱年少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贬义,用来批评那些只知道享乐、缺乏实际能力和经验的年轻人,在句子中可以作为主语、宾语或定语使用。
6、膏粱年少的示例:
示例一:那些膏粱年少,虽然出身名门,但往往缺乏真正的才华和品德。
示例二:他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是个典型的膏粱年少,对社会的艰辛一无所知。
7、膏粱年少的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纨绔子弟”、“富家子弟”等,都用来形容出身富贵、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8、膏粱年少的反义词:
反义词可以是“寒门子弟”、“贫苦出身”等,用来形容出身贫寒、经历艰辛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