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违两可成语未直接给出拼音内容。仅提及需根据提供内容生成关于“依违两可成语”相关摘要,重点为该成语,但所给信息有限,未包含成语拼音等具体细节,难以生成完整100字摘要。
1、依违两可的拼音:yī wéi liǎng kě
2、依违两可的释义:依违,即依从或违抗,表示两种态度;两可,表示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或不愿表态,模棱两可。
3、依违两可的出处:该成语出自《明史·方从哲传》中的“举朝危疑,赖士林挺身抗论,而从哲独依违两可,坐视成败。”,描述了方从哲在朝政危机时的模糊态度。
4、依违两可的例句:在面对这个复杂的问题时,他的回答显得依违两可,让人无法捉摸他的真实想法。
5、依违两可的成语用法: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用来形容人的态度不明确,或者在决策时犹豫不决。
6、依违两可的示例:在团队讨论中,他对于是否采纳新方案总是依违两可,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让团队其他成员感到困惑。
7、依违两可的近义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犹豫不决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态度不明确或决策犹豫的意思。
8、依违两可的反义词:斩钉截铁、旗帜鲜明、态度明确等,这些成语则表达了态度坚决、明确,没有丝毫犹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