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摆脑:形容人得意忘形、自以为是的样子,或悠闲自得、自得其乐的神态,也用于形容轻浮、不庄重的举止。含贬义时指人轻佻,含褒义时则显悠然自得。
摇头摆脑的拼音
yáo tóu bǎi nǎo
摇头摆脑的释义
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以为是的样子,有时也用来形容人得意轻狂的神态。
摇头摆脑的出处
该词出自清朝·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怎当得她定要把他拉进房去,递过笔砚来,摇头摆脑的念了一遍。”
摇头摆脑的例句
- 他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摇头摆脑地走着,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 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却在下面摇头摆脑,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摇头摆脑的成语用法
通常作谓语、定语或状语,用于描述人的动作或神态。
摇头摆脑的示例
- 他在舞台上摇头摆脑地唱着歌,引得观众阵阵掌声。
- 那个小男孩摇头摆脑地背着古诗,模样十分可爱。
摇头摆脑的近义词
摇头晃脑: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有时也指因十分得意而忘记了应持的态度(含贬义),不过“得意忘形”更侧重于形容人因得意而失去常态,与“摇头摆脑”在描述得意神态上有相似之处,但语境和侧重点略有不同。
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这个成语更侧重于内心的得意感受,而“摇头摆脑”则更侧重于外在的神态表现。
摇头摆脑的反义词
正襟危坐:形容恭敬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与“摇头摆脑”的轻松、得意神态形成鲜明对比。
不苟言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不随便说笑,这个成语侧重于描述人的性格或态度,与“摇头摆脑”的活泼、得意神态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