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开之警指太平无事时期发生的变乱警报,多指边疆地区有敌来犯的警报。“晏”有平静、太平之意,“开”指开门,即边关之门,该成语强调在看似安宁时突现危机,提醒人们不可放松警惕。
晏开之警的拼音
yàn kāi zhī jǐng
晏开之警的释义
晏开:晚开,指迟开城门,晏开之警指军事警报,表示有敌情或战乱发生,城门不能按时开启,处于戒备状态 。
晏开之警的出处
出自《后汉书·王允传》:“自是朝廷日乱,碑碣日毁,权强日僭,上下相陷,田宅荒废,刀兵相贼,百姓饥馑,流离道路,战乱频仍,遂有晏开之警。”
晏开之警的例句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边疆地区时常有晏开之警,百姓们苦不堪言。
晏开之警的成语用法
一般作宾语,用于描述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导致城门不能正常开启的紧张局势。
晏开之警的示例
古代每当边疆战事吃紧,京城便会加强戒备,时有晏开之警,市民们人心惶惶,纷纷储备粮食等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晏开之警的近义词
狼烟四起:形容边疆不平静,到处都有敌人的侵扰,四处都是报警的烽火,比喻到处都有战争或危机的局势,与“晏开之警”都体现了社会处于战乱、动荡不安的状态。
晏开之警的反义词
太平盛世: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也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与“晏开之警”所代表的战乱、动荡局面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