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颗结草成语的拼音是“wèi kē jié cǎo”,这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故的成语,用于形容受恩深重,竭力报效,或指受人之恩,定当厚报,死后也要报恩的情义之举。
1、魏颗结草的拼音:
wèi kē jié cǎo
2、魏颗结草的释义:
魏颗结草是一个古代典故,意指受恩必报的美德,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因父亲生前遗嘱要将妾侍殉葬,但魏颗于心不忍,最终放走了妾侍,后来魏颗在与秦军交战时,一位老人用草结绊倒了秦军将领,帮助魏颗取得胜利,老人自称是魏颗所救妾侍的父亲,特来报恩。“魏颗结草”成为了报答恩德、好人有好报的象征。
3、魏颗结草的出处:
该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4、魏颗结草的例句:
他多年来一直默默资助贫困学生,如今收到学生们的感谢信,真可谓“魏颗结草,善有善报”。
5、魏颗结草的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使用时,通常用来形容受恩必报或好人得好报的情境,带有褒义色彩。“他的善行最终得到了魏颗结草般的回报。”
6、魏颗结草的示例:
在古代,许多英雄豪杰都因行善积德而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就像魏颗因放走妾侍而得到老人的相助一样,这些故事都传颂着“魏颗结草”的精神。
7、魏颗结草的近义词:
知恩图报、善有善报、投桃报李等,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受到恩惠后应予以回报。
8、魏颗结草的反义词: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等,这些词语表达的是对恩惠的遗忘或背叛,与“魏颗结草”所传达的精神相反。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魏颗结草”这一典故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