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拒辙"成语的释义为:螳螂试图阻挡车轮前进,比喻不自量力,企图抗拒强大的势力或必然的趋势,终将失败。此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盲目自信、以卵击石的行为。
1、螳螂拒辙的拼音:táng láng jù zhé
2、螳螂拒辙的释义: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寓言,原意是指螳螂试图阻挡车轮前进,形容力量微小却不自量力地去抗拒强大的势力,结果必然是失败,比喻不自量力,以卵击石的行为。
3、螳螂拒辙的出处:此成语最早见于《庄子·人间世》中的寓言故事,通过螳螂挡车的形象,比喻那些不自量力、试图以微小力量对抗强大对手的行为。
4、螳螂拒辙的例句:他试图以个人之力阻止整个公司的改革计划,简直是螳螂拒辙,不自量力。
5、螳螂拒辙的成语用法:通常用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形容某人或某行为的不自量力、以微小之力对抗强大对手的无谓举动。
6、螳螂拒辙的示例: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历史潮流的人,往往如同螳螂拒辙,最终只能成为历史的注脚。
7、螳螂拒辙的近义词:蚍蜉撼树、以卵击石、不自量力、螳臂当车等,这些成语都用来形容力量悬殊的对抗,强调微小力量对抗强大时的无力和无效。
8、螳螂拒辙的反义词:量力而行、审时度势、知难而退等,这些成语强调根据实际情况评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行事,懂得在不利情况下适时退让或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