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成语的释义是指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人的道德和社会风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对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赞扬。
1、拾金不昧的拼音:
shí jīn bù mèi
2、拾金不昧的释义:
指捡到钱财等贵重物品时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而是归还给失主或上交有关部门,形容品德高尚,不贪不义之财。
3、拾金不昧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清代吴炽昌的《客窗闲话·义丐》:“乃呼里长,为之谋宅于市廛,置货立业且表之以额曰‘拾金不昧’。”意指某人捡到金子后没有私藏,而是寻找失主或告知地方长官,因此受到表彰。
4、拾金不昧的例句:
他在公园的长椅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满了现金和证件,但他毫不犹豫地交给了警察,真是个拾金不昧的好人。
5、拾金不昧的成语用法:
拾金不昧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赞扬某人具有高尚的品德,不贪财、不自私。“他的拾金不昧行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6、拾金不昧的示例:
示例一:小明在路边捡到了一个装有大量现金的钱包,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将钱包交给了附近的派出所,展现了拾金不昧的精神。
示例二:李阿姨在超市购物时,发现收银台旁有一个顾客遗落的手机,她主动将手机交给了超市管理人员,体现了拾金不昧的美德。
7、拾金不昧的近义词:
路不拾遗、物归原主、物归原主、不贪非分之财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捡到他人财物后归还给失主或相关部门的品质。
8、拾金不昧的反义词:
贪得无厌、见财起意、监守自盗等,这些词语都表示了对财物的贪婪和不正当占有行为,与拾金不昧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