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年轻人有培养前途,值得教导。它源自古代故事,形容长辈对年轻后辈的肯定与鼓励,认为其具备学习进步的能力和潜质,是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的对象。
1、孺子可教的拼音:rú zǐ kě jiào
2、孺子可教的释义: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孺子,小孩子,这里指年轻人;教,教导,教育,形容年轻人有培养前途,值得教育引导。
3、孺子可教的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这句话的背景是张良在桥上遇到一位老人(黄石公),老人故意将鞋扔下桥让张良去捡并为其穿上,经过几次考验后,老人认为张良“孺子可教”,于是赠予他《太公兵法》。
4、孺子可教的例句:看他勤奋好学、谦虚谨慎的样子,真是孺子可教也。
5、孺子可教的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值得培养,通常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6、孺子可教的示例:小明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对待学习的态度非常认真,每次都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建议,真是孺子可教。
7、孺子可教的近义词:后生可畏、年少有为、栋梁之材,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年轻人有潜力、有前途,值得培养和期待。
8、孺子可教的反义词:朽木难雕、不堪造就、愚不可及,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某人没有培养前途,难以教育或改变。“朽木难雕”指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成器,比喻人不可造就;“不堪造就”指不能培养教育成有用之才;“愚不可及”则形容人极其愚蠢,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