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巢而出的成语释义指的是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或坏人成群结伙地外出做坏事。常用来形容敌人或坏人大规模地出动,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结构为主谓式。
1、倾巢而出的拼音:
qīng cháo ér chū
2、倾巢而出的释义:
原意是指整个巢穴中的鸟都飞了出来,现多用来比喻敌人或坏人全部出动,含贬义。
3、倾巢而出的出处:
出自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伪郢人倾巢而出,蚁聚蜂屯。”这里的“伪郢人”指的是敌军,形容敌军像蚂蚁和蜜蜂一样倾巢而出,聚集在一起。
4、倾巢而出的例句:
当警察包围了犯罪分子的藏身之处时,犯罪分子倾巢而出,试图突围。
5、倾巢而出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谓语,形容敌人或坏人全部出动,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敌人倾巢而出,企图一举消灭我军。”
6、倾巢而出的示例: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了占领某个重要据点,倾巢而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但最终被我军英勇击退。
7、倾巢而出的近义词:
全军出动、倾巢而动、倾尽所有、全体出动等,都表示全部力量或人员出动的意思。
8、倾巢而出的反义词:
按兵不动、偃旗息鼓、深藏不露等,表示不采取行动或隐藏实力的意思。“面对敌人的挑衅,我军选择按兵不动,等待最佳的反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