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放南山成语的拼音

马放南山成语的拼音是“mǎ fàng nán shān”,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意指把战马放归南山,不再用于战争,象征着天下太平、战事停息、武器收藏等意义,常用于形容和平安宁的局面或结束战争的状态。

1、马放南山的拼音

马放南山成语的拼音

mǎ fàng nán shān

2、马放南山的释义

原指把战马放牧到南边的山上,不再用于征战,后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不再用兵,比喻战事结束,军队休整,不再进行战争或军事活动。

3、马放南山的出处

出自《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虽然直接表述为“归马于华山之阳”,但后世多引申为“马放南山”,用以形容和平安宁的景象。

4、马放南山的例句

经过长期的战争,国家终于迎来了和平,百姓们也希望从此马放南山,过上安稳的生活。

5、马放南山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或军队停止战斗的状态。“现在国家已经马放南山,我们可以安心发展经济了。”

6、马放南山的示例

示例一:战争结束后,政府宣布全国进入和平时期,军队也开始马放南山,进行休整和训练。

示例二:在和平的年代里,人们希望看到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景象,享受安宁的生活。

7、马放南山的近义词

偃武修文、刀枪入库、解甲归田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停止战争、军队休整或和平安宁的状态。

8、马放南山的反义词

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战火纷飞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准备战争、军事紧张或战争持续的状态。“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我们不能马放南山,而应该厉兵秣马,做好战斗准备。”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