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不食"成语的解释为:连狗和猪都不吃,形容其极端恶劣到连动物都嫌弃,常用来比喻人的品行卑劣无耻到极点,人所共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1、狗彘不食的拼音:
gǒu zhì bù shí
2、狗彘不食的释义:
形容人的行为极端恶劣,连狗和猪都不愿吃他剩下的东西,表示极度鄙视和厌恶。
3、狗彘不食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王褒传》,原文是“细故之阙,不轨之愆,忽而不戒,浸而弗止,遂至圜土,身体毁伤,头鬓白秃,肤肌枯槁,行步蹇跛,廉耻不立,人伦不序,虽有孝景之政,狗彘不食其余。”意指即使有很好的政治环境,但行为恶劣之人所留下的恶果,连狗和猪都不会去吃。
4、狗彘不食的例句:
他的行为如此卑劣,连狗彘不食,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5、狗彘不食的成语用法:
作为谓语、定语使用,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极其恶劣,令人极度鄙视。
6、狗彘不食的示例:
在历史故事中,有些暴君或奸臣的恶行被描述为“狗彘不食”,以此强调他们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人类社会的道德底线。
7、狗彘不食的近义词:
民怨沸腾、众叛亲离、遗臭万年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极其恶劣,遭到广泛唾弃。
8、狗彘不食的反义词:
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德高望重等,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人的行为高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虽然“狗彘不食”是一个强烈的贬义词,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过度使用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