旰食宵衣成语的释义为: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该成语体现了对勤勉政务的赞美和推崇。
1、旰食宵衣的拼音:
gàn shí xiāo yī
2、旰食宵衣的释义:
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旰(gàn)指天色晚,宵指夜晚,食和衣分别指吃饭和穿衣,整体意思是天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形容非常勤劳。
3、旰食宵衣的出处:
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策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 这是最早记录此成语的文献。
4、旰食宵衣的例句:
自登基以来,皇上一直旰食宵衣,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操劳。
5、旰食宵衣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形容帝王或领导者勤奋工作。
6、旰食宵衣的示例:
古代有许多贤明的君主,他们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常常旰食宵衣,不辞辛劳地治理国家。
7、旰食宵衣的近义词:
宵衣旰食、夙兴夜寐、日理万机等,都形容非常勤奋地工作或处理事务。
8、旰食宵衣的反义词:
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等,这些词语都表示不勤奋、不努力的状态,与旰食宵衣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全面理解“旰食宵衣”这一成语的含义、来源、用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