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固不服成语的释义为:依恃险阻而不屈服,形容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不肯投降或屈服。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坚守阵地、不愿屈服于外界压力或敌人的人或势力。
1、负固不服的拼音:
fù gù bù fú
2、负固不服的释义:
指依恃某种条件或势力,顽固抵抗,不肯屈服或服从。“负”指依仗、凭借,“固”指坚固的防御工事或稳固的地位,“不服”则表示不顺从、不投降。
3、负固不服的出处:
此成语出自《后汉书·董卓传》:“卓既卒,吕布亦败,是时豪杰多拥兵拒守,而王允以不习兵事,乃遣从事中郎徐仁告谕关东,诸为卓所购求及雠怨者,悉使诣阙,将加爵赏;为卓所举用及亲厚者,皆不问;唯负固不服,然后兴兵讨之。”
4、负固不服的例句:
面对朝廷大军压境,那些负固不服的叛军首领最终只能束手就擒。
5、负固不服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那些依仗某种优势或条件而顽固抵抗、不肯屈服的人或势力。
6、负固不服的示例:
在历史上,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在面对中央政权的征讨时,往往采取负固不服的态度,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或军事力量来对抗中央。
7、负固不服的近义词:
负隅顽抗、负险固守、据险固守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依仗某种优势或条件进行顽强抵抗的意思。
8、负固不服的反义词:
俯首称臣、束手就擒、望风而逃等,这些成语则表达了顺从、投降或逃避的态度,与负固不服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