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躬自省成语的解释是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形容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检查的行为。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一个人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过错,以便及时纠正并不断进步的态度。
1、反躬自省的拼音:
fǎn gōng zì xǐng
2、反躬自省的释义:
反躬自省是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通过自我反思来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或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它强调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主动寻求改进。
3、反躬自省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意指如果内心的好恶没有节制,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不能反过来省察自己,那么天生的善性就会消失。
4、反躬自省的例句:
面对失败,他没有逃避,而是选择反躬自省,找出问题所在,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5、反躬自省的成语用法:
反躬自省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宾语,表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查,它常用于鼓励人们自我反省,以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6、反躬自省的示例: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遇到困难时,会首先反躬自省,思考自己的决策是否有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下属或外部因素。
7、反躬自省的近义词:
- 扪心自问:指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表示自我反省。
- 闭门思过:指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
- 反求诸己:指反过来责备自己,检查自己的不足。
8、反躬自省的反义词:
- 文过饰非:指掩饰过错,用漂亮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过失或错误。
- 嫁祸于人:指把自己的灾祸转嫁给别人,这种行为与反躬自省相反,因为它不涉及自我反省或承担责任。
- 推诿扯皮:指推卸责任,互相推诿,不承担责任,这也与反躬自省相悖,因为它缺乏自我反思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