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柱调瑟成语的释义

胶柱调瑟成语的释义指用胶粘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后用来比喻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乐器演奏中的实际操作,现多用来形容人做事不知变通,固守陈规。

1、胶柱调瑟的拼音

胶柱调瑟成语的释义

jiāo zhù tiáo sè

2、胶柱调瑟的释义

胶柱调瑟是一个成语,意指用胶粘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拘泥成规,不知变通,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柱是用来调节弦的音高的。

3、胶柱调瑟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意思是赵王让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就像用胶粘住瑟上的弦柱来弹奏瑟一样,赵括只是读了他父亲的书传,但不知道随机应变。

4、胶柱调瑟的例句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不能胶柱调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5、胶柱调瑟的成语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宾语,用来批评那些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或行为。

6、胶柱调瑟的示例

在企业管理中,如果一味遵循旧有的规章制度而不考虑市场变化,那就是胶柱调瑟的做法,最终会导致企业失去竞争力。

7、胶柱调瑟的近义词

墨守成规、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都表示不知变通、拘泥于旧有的方法或观念。

8、胶柱调瑟的反义词

随机应变、举一反三、通权达变等,这些成语则表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不拘泥于固定的方法或观念。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