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父老成语的拼音是“jiāng dōng fù lǎo”,该成语源于历史故事,常用来指代故乡的父兄长辈或家乡的父老乡亲,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厚感情和怀念之情。
1、江东父老的拼音:
jiāng dōng fù lǎo
2、江东父老的释义:
江东父老原指长江以东的父辈和长辈,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和朋友,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家乡有威望、受尊敬的长辈或亲友,也用来表达一个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
3、江东父老的出处:
这个词语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中,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曾对部下说:“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又言:“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汉王乃发丧,哭之,诸项氏枝属,汉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其后,汉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从刘邦口中说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这段话中,“江东父老”一词首次出现,用以指代项羽的江东家乡的长辈和亲友。
4、江东父老的例句:
他回到故乡,面对江东父老,深感自己未能衣锦还乡,心中充满了愧疚。
5、江东父老的成语用法:
江东父老通常作为宾语使用,在句子中起到指代家乡亲友的作用,常用于表达一个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或者形容一个人在家乡的威望和地位。
6、江东父老的示例:
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感叹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这充分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未能报答江东父老的愧疚之情。
7、江东父老的近义词:
江东父老的近义词包括“家乡父老”、“乡里乡亲”等,这些词语都用来指代家乡的亲友和长辈。
8、江东父老的反义词:
江东父老的反义词可以是“异乡异客”,用来形容一个人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友的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反义词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江东父老”更多强调的是家乡亲友的亲切和归属感,而“异乡异客”则强调的是身处异乡的孤独和陌生感,两者在语境和含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